8月份以來,消沉良久的水泥市場,又再度恢復了近年來慣有的牛市行情,價格漲聲四起。
煤炭成本支撐,疊加多地密集出臺錯峰生產政策等因素下,部分地區水泥價格已兩度調漲,年度旺季提前來臨。
水泥價格大跌后現反彈
2021年5月至7月,火爆多時的水泥市場一度出現近年罕見的“滑鐵盧”。
在雨水天氣偏多、鋼材價格爆漲,社會施工進度放慢等眾多因素作用下,水泥需求的階段性收縮,使得行業供需形勢逐步惡化,庫存不斷走高,以長三角地區為代表的重點消費區域,水泥價格出現快速下滑,多地下滑幅度超過100元/噸。
據數字水泥網監測數據顯示,近兩年,貴州地區水泥出廠價持續在谷底徘徊,P.O42.5散裝水泥價格在210-230元/噸,但今年6月份,個別企業銷售價格更是一度跌到160元/噸,足見彼時市場孱弱形勢。
然而,這種大跌局面,在進入8月份后出現明顯反彈。
據數字水泥網監測,8月以來,貴州各地區水泥價格呈現上漲趨勢,其中黔東南、黔南、銅仁地區水泥價格率先上漲20-30元/噸,其次8月9日后,貴州貴陽、安順、六盤水、畢節地區水泥價格上漲50-60元/噸,黔東南、黔南、銅仁地區水泥價格再次上漲30元/噸,部分低價品牌價格漲幅超過60元/噸。此外,自8月1日起,華東、中南地區水泥價格已開始陸續修復上調,多地普漲20-40元/噸。
而中國水泥網數據顯示,從今年5月開始進入持續下跌通道的水泥價格,終于進入反彈周期。在7月底筑底之后,水泥價格企穩并持續上行。8月17日,全國水泥價格指數(CEMPI)報收146.04,較七月底上漲近5%。8月份以來,云南、貴州、重慶等地水泥價格出現大范圍上漲,漲幅在20-60元/噸。云南方面,據市場反饋,電力供應緊張,煤炭價格上調,致使水泥生產成本上升。為提升盈利,6日-10日起云南大理、麗江地區部分主要廠家陸續通知大幅上調水泥價格50元/噸。
進入8月中旬,全國水泥市場價格已形成普漲態勢,江蘇下半年第二輪普漲開始。
8月10日-12日起江蘇宿遷、徐州、連云港、鹽城、淮安、南通等地一些主要廠家再次通知上調高標水泥價格20-30元/噸。調后蘇北地區大廠P.O42.5散裝主流出廠400-430元/噸左右。14-16日江蘇蘇州、無錫、常州、泰州等地一些主要廠家繼續通知上調水泥價格20-30元/噸,其中高標號以30元/噸為主。
8月初浙江地區水泥價格普漲一輪20-30元/噸后。16日起浙江地區南方等部分主要廠家對杭嘉湖紹地區再次通知上調高標散裝水泥30元/噸,其余品種上調20元/噸。
密集錯峰影響市場供需
2021年5月后的一波大跌,除需求弱勢影響外,南部區域大都未開展錯峰生產也是導致市場供需形勢不佳的主因?;蛞惨虼?,近期水泥行業錯峰生產的力度有所加大,成功助力市場回暖。
2021年8月15日貴州省水泥工業協會發布《關于進一步最好2021年三、四季度水泥行業錯峰生產的通知》,通知要求三季度錯峰生產30天,二季度各企業外銷熟料抵扣三季度錯峰生產時間再原來每條線最高抵扣20天時間的基礎上減半。
數字水泥網消息,三季度貴州省水泥企業錯峰生產天數原計劃為20天,由于市場實際需求較差,且通過外銷也無法達到市場的供需動態平衡,因此,水泥企業將停產天數增加到30天,以確保水泥價格能夠恢復到合理水平。
上述通知要求,一、二、三季度錯峰生產停窯任務需在8月31日前全部完成,如有錯峰停窯未執行天數過多,8月31日前時間不夠,無法完成的企業,須向所屬區域分會提前說明情況。另外四季度錯峰生產30天,不做外銷熟料抵扣與代停,精準錯峰,剛性停窯。
此外,近日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四川省生態環境廳、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重慶市生態環境局4部門也聯合下發《關于做好川渝地區水泥常態化錯峰生產工作的通知》,要求川渝地區所有水泥熟料生產線都應進行錯峰生產。在春節、酷暑伏天、雨季、重大活動和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期間開展錯峰生產工作。每條水泥熟料生產線年度錯峰基準天數為110天,其中一季度40天、二季度20天、三季度30天、四季度20天。
據中國水泥網水泥大數據,四川省共有105條水泥熟料生產線,產能達10963.15萬噸,重慶共有46條水泥熟料生產線,產能達5204.90萬噸,川渝地區共計151條水泥熟料生產線,產能超1.6億噸。
江西省水泥協會近日發布的關于江西省熟料旋窯企業開展2021年8月份夏季錯峰生產的通知也要求,8月16日起,原則上江西全省在產51條旋窯熟料生產線全部參與錯峰生產5天。
而山東淄博市重污染天氣應急指揮部辦公室發布的《關于啟動臭氧污染Ⅱ級管控的通知》(2021年第7期)要求全市于2021年8月13日16時00分啟動Ⅱ級臭氧管控,并做好重點行業企業NOx協同減排。其中水泥企業停產50%(含)以上。
上半年企業盈利同比下滑
近年來受水泥價格大幅上行利好,行業企業盈利水平一度連續突破歷史新高,維持了相當可觀的經濟效益。然而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21年上半年全國水泥行業實現銷售收入4836億元,同比增長13.2%,實現利潤730億元,同比下降了7.2%。
水泥企業盈利縮水,主要是受煤炭成本沖擊。
據不完全統計,煤炭上漲100元/噸,水泥成本端上調8元/噸左右。2021年5月中旬,國內動力煤主力合約2201價格達到922.8元/噸,較年初585.8元/噸左右的低點大漲超300元/噸。年內動力煤市場價格一度突破千元大關,與去年同期相比,水煤價差跌幅超過20%。
據數字水泥網監測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水泥均價雖略高于去年同期,但由于煤炭成本大幅上漲,拉高水泥生產成本,行業效益下降明顯。
水泥企業受成本影響的情況,從相關企業財報中也可窺一斑。
8月18日冀東水泥(000401)發布2021年半年報顯示,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63.2億元,同比增長14.5%;凈利潤12.3億元,同比增長22.7%。
作為北方最大的水泥產業集團,冀東水泥熟料產能達到1.17億噸、水泥產能達到1.7億噸。公司稱,煤炭和電力成本在熟料生產成本中占比較高,由于政策變動及市場供需關系的影響,報告期內煤炭價格上漲已經造成公司生產成本增加。
此前華潤水泥控股(1313.HK)8月13日發布的2021年中期業績公告顯示,上半年公司營業額約201.8億港元,同比增長19.52%;公司擁有人應占期間盈利約36.34億港元,同比減少13.31%;每股基本盈利0.52港元。
公告提及,集團于期間采購煤炭的平均價格約為每噸851港元,較去年同期的平均價格每噸620港元增加37.3% ,而煤炭平均發熱量減少0.1%至每公斤5333千卡。期間內,集團生產每噸熟料的單位煤耗與二零二零年同期的平均142.2公斤維持不變。集團生產每噸熟料的標準煤耗由去年同期的平均104.7公斤減少至期間的104.5公斤。由于煤炭價格上升,集團于期間生產每噸熟料的平均煤炭成本由二零二零年同期的88.1港元增加37.3%至121港元。
價格修復性上漲能否持續
8月16日,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7月份水泥產量20582萬噸,同比下降6.5%;1-7月水泥產量135304萬噸,同比增長10.4%。此外,2019年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9年7月份全國水泥產量21003萬噸,1-7月份全國水泥產量126253萬噸。
與2019年相比,2021年1-7月水泥產量增長了7.2%。
水泥價格此番旺季前上漲,是否有望追平此前跌幅?下半年行業強勢格局又能否延續?
中國水泥協會副秘書長、數字水泥網總裁陳柏林分析認為,全年國內水泥產量預計在24億噸左右,與去年基本持平。自8月開始,產量月度環比將會轉正,同比或將繼續處于贏弱狀態。
他認為,需求層面來看,下半年專項債發行將提速,基建投資增速或有所加快。作為地方基建資金主要來源的專項債,市場普遍預計下半年專項債會加快發債進度,完成全年3.65萬億元的新增專項債發行任務,意味著下半年還有約2.6萬億元新增專項債待發行,因此下半年基建對于水泥需求端仍將起到托底作用。從供給層面看。下半年預計包括陜西、廣西、江西局部區域存在新點火產能釋放,給局部市場將帶來一定壓力,但限電、能耗雙控、錯峰限產等因素將繼續抑制產能的發揮,水泥行業依舊面臨供需雙控的市場環境。
預計全年國內水泥產量與去年大體持平,需求維持平臺期特征不變。隨著不利因素消退,下游市場需求將會不斷恢復,水泥企業心態有所調整,重拾行業自律措施,價格將迎來修復性上調,同時由于部分省份有限電預期,供給端或將進一步受限,因此,水泥價格有望恢復到或超過去年同期水平。
百川盈孚分析認為,就目前華東地區水泥市場來看,除山東及福建地區水泥市場暫穩外,安徽、江西和江浙滬地區水泥價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調。隨著下半年華東地區基建及房地產項目逐漸開工,屆時水泥需求環比增加,將會帶動水泥銷量,同步帶動水泥價格走高,也是為“金九銀十”做好鋪墊。需求的季節性回升、錯峰等行業自律手段和局部限電對供給端行成約束,前期價格回落幅度較大的區域價格開始反彈,水泥價格步入上升節奏。預計8月末西南地區水泥價格在387-400元/噸之間震蕩。